一、修复前准备
1.安全防护
断电操作:提前通知电力部门切断冷却塔及相关设备电源,悬挂“禁止合闸"警示牌。
个人防护:作业人员佩戴绝缘手套、安全帽、防滑安全鞋,高空作业时系好双钩安全带,并设置安全网。
环境检查:确认天气无雷雨、大风(风速>5m/s),避免在潮湿或雨雪天气作业。
2.工具与材料准备
检测工具:接地电阻测试仪(精度±0.1Ω)、万用表、激光测距仪、红外热成像仪。
修复材料:热镀锌扁钢(40×4mm)、铜包钢接地极、导电膏、防锈漆、密封胶。
辅助设备:升降平台(承重≥300kg)、电动扳手、气动打磨机。
二、避雷针结构检查与修复
1.外观检查
针体:检查针尖是否弯曲、锈蚀或断裂,针体与支撑杆连接处是否松动。
支撑结构:查看支架、抱箍是否变形、开裂,固定螺栓是否松动或缺失。
连接部件:检查引下线与避雷针、接地装置的连接点是否氧化、腐蚀或松动。
2.针对性修复
针体更换:若针尖锈蚀超过直径1/3或断裂,需更换新针(材质为Φ12mm不锈钢圆钢),焊接时采用氩弧焊,焊缝长度≥100mm。
支撑加固:对变形支架进行校正或更换,抱箍间距调整至1.5-2m,并加装防松垫片。
连接紧固:清理连接点氧化层,涂抹导电膏后重新紧固螺栓,扭矩值达到设计要求(如M12螺栓为40-50N·m)。
三、电气性能检测与优化
1.接地电阻测试
测试方法:采用三极法,在避雷针接地极、电压极、电流极呈直线布置,间距分别为5m、20m、40m。
标准要求: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≤10Ω,若超标需增设接地极或更换降阻剂。
2.降阻措施
垂直接地极:采用铜包钢接地极(长度2.5m),间距5m,埋深≥0.8m。
水平接地体:使用热镀锌扁钢,环绕冷却塔基础敷设,形成闭合环路。
化学降阻剂:填充于接地极周围,降低土壤电阻率。
3.引下线检查
路径检查:确认引下线无弯曲、断裂或机械损伤,与避雷针连接处过渡电阻≤0.2Ω。
防腐处理:对锈蚀引下线进行打磨除锈,涂刷两道防锈漆,并包裹PVC保护管。
4.等电位连接
金属部件连接:将冷却塔金属爬梯、栏杆、水管等与避雷针引下线可靠连接,连接点间距≤18m。
跨接线安装:采用40×4mm热镀锌扁钢作为跨接线,焊接长度≥2倍扁钢宽度。
四、防腐处理与维护
1.表面处理
除锈:对避雷针及支撑结构进行喷砂除锈(Sa2.5级),表面粗糙度50-80μm。
涂装:涂刷环氧富锌底漆(干膜厚度80μm)、环氧云铁中间漆(120μm)、脂肪族聚氨酯面漆(60μm),总厚度≥260μm。
2.定期维护
季度检查:每季度检查避雷针外观、连接点及接地电阻,记录数据并建立档案。
年度检测:每年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全面检测,包括直流电阻测试、冲击电流试验。
防腐补涂:每3年对涂层进行完整性检查,局部破损处打磨后补涂面漆。
本文采摘于【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在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页
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在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
© 2025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11028529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