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技术原理
玻璃鳞片结构优势
玻璃鳞片以平行重叠方式排列于涂层中,形成“迷宫效应",使腐蚀介质(如酸、碱、盐雾)的渗透路径延长数十倍,从而大幅降低介质扩散速率。
鳞片层数可达上百层,涂层厚度通常为2-4mm,有效阻隔高温烟气中的硫化物、氯化物等腐蚀性成分。
材料性能
玻璃鳞片涂层具有高附着力(与基材粘结强度≥5MPa)、低硬化收缩率(仅为传统涂料的1/10-1/5),可抑制涂层龟裂与剥落。
耐温范围广(-30℃至150℃),适应烟囱运行中的温度波动,避免因热应力导致涂层失效。
二、施工工艺
表面预处理
采用干法喷砂或喷丸除锈,达到Sa2.5级标准(表面无可见油脂、氧化皮、锈蚀产物),粗糙度控制在40-70μm。
清除焊缝飞溅物、毛刺,结构转角处打磨圆滑,确保涂层与基材紧密结合。
涂层施工
底涂层:使用环氧树脂或乙烯基酯树脂基底漆,涂刷1-2道,厚度50-100μm,增强鳞片层与基材的粘结力。
鳞片胶泥层:分2-3道涂抹,每道厚度1.0±0.2mm,总厚度3-5mm。施工间隔≥12小时,确保前道涂层固化。
面涂层:涂刷耐候性面漆(如聚氨酯或氟碳树脂),厚度80-120μm,保护鳞片层免受紫外线与机械损伤。
特殊部位处理
阴阳角、人孔、接管等应力集中区域,需增设玻璃纤维布(毡)增强层,采用手糊法施工,搭接宽度≥50mm。
焊缝、修补部位需打磨至坡形过渡,坡面与基材夹角<15°,避免应力集中。
三、质量控制
环境要求
施工温度≥5℃,相对湿度≤85%,被衬表面温度高于露点3℃以上。
禁止在大风、雨雪、沙尘天气下作业,确保涂层固化质量。
检测标准
厚度检测:采用磁性测厚仪,每10㎡检测5点,涂层厚度偏差≤±10%。
电火花检测:使用5000V电压检测针孔与漏涂,缺陷密度≤0.5个/㎡。
附着力测试:划格法或拉拔法检测,附着力≥5MPa。
缺陷修复
针孔、漏涂部位需打磨至金属基材,重新涂刷底漆与鳞片胶泥。
涂层破损区域需扩大修补范围,确保修补边缘与原涂层平滑过渡。
四、维护要点
定期检查
每半年进行一次目视检查,重点排查焊缝、接管、人孔等易腐蚀区域。
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涂层厚度,剩余厚度<原设计值的70%时需局部修复。
修复工艺
清除松动涂层与锈蚀产物,打磨至金属基材,涂刷底漆后重新施工鳞片胶泥与面漆。
修复区域需与原涂层搭接≥50mm,确保整体防腐性能。
运行管理
控制烟气温度与流速,避免超温导致涂层老化。
定期清理烟囱内积灰,减少机械磨损与腐蚀介质滞留。
本文采摘于【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在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页
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在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
© 2025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11028529号-7